產業是一國經濟發展的根基和核心所在。在新發展階段,面對新形勢、新技術革命,作為一個擁有超過14億人口的大國,產業發展應該抓什么、到底該向何處發力,關系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效,也關系著中國整體國際競爭力的強弱。
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作出了明確的指向,既對傳統的產業基礎——制造業發展提出了要求,強調“提升制造業根植性”,也對搶占產業發展先機作出了重要部署,要求“前瞻謀劃未來產業”。要看到的是,無論是“制造業根植性”,還是“未來產業”,都是我國首次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中系統提出,體現了中央對“十四五”時期產業發展的科學判斷和戰略布局。那么,如何理解其中的重要內涵、如何把握其背后的戰略價值、如何系統謀劃有序推進?
立足現實基礎: 增強制造業根植性
制造業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根本,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十四五”時期,增強制造業根植性,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重要支撐,其內涵豐富、意義重大、來源多元,需要多方發力。
理解豐富內涵
理解制造業根植性,首先要從當前全球產業分工趨勢來把握。在高度分工的全球生產網絡中,企業根據生產所需要素投入和各國資源稟賦特點在全球范圍內選擇最優區位。當一國要素稟賦發生改變從而與產業所需要素投入不匹配時,該產業就會從一個國家向外轉移。如果原有的產業轉移出去而接續替代產業沒有培育壯大起來,就會造成該國“產業空心化”。近年來,發達國家大力推動制造業回流,發展中國家發揮低成本優勢大力承接產業轉移,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外轉移的壓力加大。一些國家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盛行,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對全球供應鏈安全造成嚴重沖擊,凸顯了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重要性,推動制造業的本土化趨勢。要看到,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需要增強制造業根植性,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保持經濟循環的暢通和制造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所謂根植性,與植物的生長過程具有相似性。植物通過根系獲得水和生長所需的各種養分,根系越發達的植物,生長得越茁壯,對惡劣環境的抵抗力也越強。一些植物還具有根部分蘗的特征,從根部長出不定芽,伸出地面而形成新的植株,使種群發展壯大。與植物生長類似,產業也嵌入在一國經濟、社會體系之中,通過汲取各種生產要素實現發展。產業根植性取決于產業與一個國家經濟、社會中各種要素之間以及構成產業的企業之間結合的緊密程度,表現為產業抵御內外部環境變化而持續發展的能力。如同根植性強的植物能夠適應惡劣的環境一樣,根植性越強的產業越能抵御內外部環境變化,具有越強的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
把握重大意義
提升制造業根植性在當下是具有重大實踐意義和價值的。這不僅是應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國內資源稟賦條件變化的要求,也是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的需要,對于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增強根植性有利于制造業抵御各種風險。從全球范圍來看,我們所處的外部環境復雜多變、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層出不窮,技術顛覆性變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重大疫情沖擊、國家間關系的變化等因素,都可能會導致制造業供應鏈中斷、生產能力向國外轉移。而國內不斷上漲的生產成本、緊張的土地空間等,也加大了制造業向外轉移的壓力。這些內外部因素變化都可能使我國制造業發展受到影響,短期表現為國際競爭力下降、產出減少,長期則會造成生產能力衰退和產業萎縮。
增強根植性有利于保障國家安全。在開放的經濟體系中,需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制造業的根植性是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的基礎支撐。保障產業安全,要求制造業不會因為外部沖擊發生供應鏈中斷或由于過快向外轉移形成產業空心化,強大的制造業根植性能夠實現各種條件下的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運轉。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要求人民群眾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物資得到充足和及時的供應,強大的制造業根植性能夠實現各種情況下日常生活物資和應急物資的生產和供應。
增強根植性有利于構建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離不開國內大循環的支撐。只有制造業具有強大的根植性,才能夠保障國內供應鏈的穩定和產業循環的暢通;只有制造業具有強大的根植性,才能應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防范全球供應鏈中斷,實現產業鏈的平穩運轉;只有具有強大的根植性,才能保證制造業的繁榮,從而形成巨大的國內產業需求并帶動消費需求,形成對全球資本的巨大市場吸引力,以超大規模國內市場需求帶動國際大循環。
找準五大來源
在把握制造業根植性重要價值的基礎上,我們還要分析的是,制造業根植性到底來源于何處?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總的來看,產業的根植性依托于產業所處國家的要素稟賦條件與產業生態,也受到經濟社會環境的影響。
其一,高素質的人才是根植性的基礎。在現代經濟中,土地、自然資源、資本等傳統生產要素的作用相對下降,知識、技術、管理等高級生產要素的作用顯著增強。而知識、技術、管理等高級生產要素是內化在高素質人才之中的。人是生產力中最具能動性的因素,經濟發展歸根結底要靠人才,產業的全球競爭力和持續增長動力以高素質的產業人才為基礎。產業人才包括推動產業技術創新的科學家、工程師,擁有專業技能的技術工人,具有企業家才能、熟悉市場和用戶的經營者、管理者等。相對于商品、資本或技術,人才的跨國流動受到更大的限制,因此擁有高素質產業人才的國家,其產業發展更加不容易受到外部競爭的影響。
其二,不斷增強的創新能力是根植性的源泉。建立在自然資源、初級勞動力等生產要素之上的產業,很容易由于本國自然資源的枯竭、生產成本的提高或國外更低成本生產者的出現而喪失國際競爭力,從而陷入衰退或向國外轉移。而建立在創新能力之上的產業不但有更大利潤空間可以消化成本的上漲,而且由于知識、技術積累和能力形成的長期性,更難以被競爭者模仿和替代。此外,產業是不斷演進、動態變化的,技術突破會引發產業供給側的變化,市場需求變化也需要通過創新創造新供給。當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與產業的要素投入需求不匹配時,強大的創新能力能夠推動產業的持續升級和接續替代產業的孕育壯大,從而使制造業作為一個整體保持活力。
其三,相對完整的產業生態是根植性的依托。雖然在高度深化的全球產業分工格局下,每一個國家都不可能也沒必要生產所有的產品,但是保持相對完整的產業鏈仍然具有重要意義。產業在一個國家的扎根,不僅取決于該國的資源稟賦,而且受到上下游產業所構成的產業生態的影響。齊全的工業門類、完整的產業鏈條、完善的配套體系與深度的分工協作是我國制造業獨特優勢的來源。中國制造業的全球競爭力得益于在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和完善的產業生態支撐下的大規模產業化以及持續降低成本和技術迭代升級的能力。這些意味著上下游企業間形成緊密的分工合作關系,許多上游的配套投入品可以就近采購,從而降低供應鏈的成本、提高供應鏈的時效。其他國家如果要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就需要形成比較完善的產業生態,而復制完善的產業生態投入高、周期長、難度大,因此擁有完善產業生態國家的產業根植性就強。
其四,國內需求和市場是根植性的土壤。國民經濟循環是包括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的環環相扣的連續過程,生產是起點、消費是終點。與國際需求相比,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隨經濟周期的波動性更低,而且國內企業更熟悉本國市場需求,供應本國市場的成本也更低。大國經濟的發展大多主要依靠內需。扎根國內市場、立足滿足國內需求的產業底座更穩、根基更牢。未來我國中等收入群體將持續擴大,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將進一步帶動消費升級,為我國制造業發展提供超大規模且不斷升級的國內市場支撐。
其五,數據要素和數字化能力是根植性的增強劑。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擴散,制造技術與信息技術的融合不斷深化,數據成為重要生產要素,大數據與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生產技術一起,在制造業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創造新附加價值、改善客戶滿意度等方面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數字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不但能夠通過提高制造業生產效率進一步增強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而且能夠通過對數據、軟件化封裝知識和技能的掌控,加強對全球價值鏈的控制力,從而也能夠增強產業的根植性。
堅持多方發力
著眼制造業根植性的幾大來源,增強制造業的根植性需要堅持多方發力。
第一,高度重視制造業的發展。提高制造業的根植性,需要高度重視制造業的發展,避免將制造業比重下降等同于經濟結構優化,而是要從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高度保持制造業占GDP比重相對穩定,培育一批技術先進、規模領先、分工深化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打造一批依托國內產業生態,創新能力強、附加價值高的行業領軍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
第二,改善制造業發展環境。保障先進制造業發展的土地空間,支持探索新型產業用地方式,促進工業用地提容增效。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制造業的運用,通過金融創新、供應鏈金融、區塊鏈等技術使用,切實解決制造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第三,培養高素質制造業人才。推動制造業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提高附加價值和利潤水平,增強對年輕勞動力的吸引力。擴大制造業緊缺專業招生規模,深入推動職業技術教育發展,深化產教融合,推行“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支持制造企業開展在職培訓,建立一支適應先進制造業發展的人才隊伍。
第四,加大制造業的研發投入。加大制造業相關基礎研究、產業共性技術研究以及檢驗檢測等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的財政投入,鼓勵制造企業通過“揭榜掛帥”等方式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對制造企業的研發投入特別是基礎研究投入給予更大幅度的稅收優惠,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的制度環境,鼓勵制造企業加大創新投入。
第五,保持制造業產業鏈相對完整。進一步完善中西部地區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鼓勵探索共建園區、飛地經濟等利益共享模式,促進東部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加工組裝等勞動密集型環節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支持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采用人工智能、機器人等先進技術和裝備,通過生產率提高抵消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上漲對國際競爭力的影響。
第六,加強制造業產業鏈能力建設。通過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加強對供應鏈各環節數據的掌控;通過工業互聯網發展和工業APP開發,實現工業技術、經驗、知識和最佳實踐的模型化、軟件化、再封裝。鼓勵制造企業在向低成本的發展中國家轉移產能的同時,在國內保留適當產能用于滿足我國國內需求和中高端產品制造,建立“母工廠”作為新工藝開發驗證和對全球工廠提供技術支援的基地,從而為增強我國制造業根植性提供重要支撐。
著眼發展趨勢:決勝未來產業
未來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同與不同
中央提出,“十四五”時期,要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那么,到底什么是未來產業?未來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有何異同?這些都是亟需回答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
與現有大多數產業都是從提供產品或服務類別角度劃分所不同的是,未來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都是從時間維度和重要性的角度來劃分的產業。其中,未來產業是指由重大科技創新推動、代表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方向、對經濟社會具有引領作用,當前處于萌芽期或產業化初期的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兩者共同之處在于,未來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都是由重大技術突破或重要社會需求帶動產生的新興產業;所不同的是,未來產業的技術突破更為前沿,產業發展更處于早期萌芽階段,產業成長的不確定性更大。
分析來看,未來產業的主要特點有:
一是前沿技術驅動。技術驅動和創新驅動是未來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本質特征,但支撐未來產業的核心技術屬于突破性和顛覆性的前沿技術,通常處于加速突破及爆發增長的前夜,能夠滿足人類的根本需求或潛在的尚未被滿足的需求,其技術性能更強、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或體驗更好。
二是培育周期較長。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有一定體量規模且發展潛力巨大的產業,對應技術進步S形曲線的第二階段和產業生命周期的成長階段。而未來產業主要處于技術進步S形曲線的第一階段和產業生命周期的初創孕育期,從發現、培育到產業化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需要經過技術發展周期理論所說的多個階段,一般需要5年至10年的時間,有的甚至超過20年,需要久久為功。
三是不確定性。未來產業發展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和高風險性,許多技術在發展期就會消亡,一些技術方向和技術路線經過實踐檢驗有可能會被證明是不適合發展的。因此,未來產業的發展路徑往往需要通過創新試錯,推動企業家、科學家、風險投資家開展合作,以創業帶動多元化投入,加強風險的動態識別與化解。
四是跨界融合。未來產業具有多領域交叉的特點,發展過程中容易產生新理論、新載體、新空間、新模式和新業態。技術之間、產業領域之間的深度滲透將催生“N+X”新業態,大數據、生物、材料、智能技術與生產、消費、能源等應用場景的深度融合有望催生一批未來產業新領域、新業態。
五是先發鎖定。未來產業的重要性不僅僅體現在規模體量和經濟增長作用上,更為重要的是,未來產業的發展事關一國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的爭奪。未來產業的先進入者具有顯著的“先行者優勢”,能夠構筑包括專利、知識產權、產品標準和涵蓋上下游產業鏈的完整生態,后進入者追趕超越的難度極其巨大。因此,未來產業的發展宜及早謀劃,前瞻部署。
布局未來產業是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客觀需要
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既是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客觀需要,也是培育新興接續產業、搶占全球科技產業競爭制高點的必然選擇。
這是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需要。國際金融危機以后,從我國國情出發,中央作出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戰略決策,加快推動一批具有高成長性、經濟和就業帶動效應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其主要目的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加快培育新興支柱產業。當前,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在此背景下提出前瞻謀劃未來產業,主要是為了適應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需要,主要目的是適應部分領域技術進入并跑、領跑階段要求,探索“無人區”技術突破,增強制造業根植性,促進科技自立自強和產業鏈安全可控。
這是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接續力量的需要。經過十多年的培育,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由小到大、從弱到強,涌現出一大批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優質企業和競爭優勢強、配套環境好、帶動作用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對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制高點等具有重要意義,取得了顯著成效。展望“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時期,在部分產業體量規模不斷壯大、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主導和支柱產業之后,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未來產業,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接續產業,從而更好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這是積極搶占全球未來產業前沿主陣地的需要。歷史經驗證明,占領科技創新前沿,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是形成國家競爭優勢的關鍵。當前,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都在積極布局下一個10年乃至20年、30年可能迸發的未來產業。歐盟發布了《加強面向未來歐盟產業戰略價值鏈報告》,計劃提高自動駕駛汽車、氫技術及其系統、智能健康、工業互聯網、低碳產業和網絡安全六大未來產業的全球競爭力和領導力。美國發布《關于加強美國未來產業領導地位的建議》等政策報告,提出成立未來產業研究所,意圖確立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學、先進制造、生物技術、先進通信網絡等領域的領導地位。這些也是我國未來產業發展的戰略必爭方向。
系統謀劃統籌發展未來產業
未來產業代表著前沿科技和重大技術變革創新方向,最具創新活力和發展潛力,是引領未來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革命性力量,是贏得未來發展先機、搶占世界科技競爭制高點和實現“換道超車”的關鍵。應加快前瞻部署,在前沿技術孵化、多元化投入、早期市場培育和產業生態營造等多層面構建新的政策支持體系,從不確定性中尋找和預測經濟社會發展大趨勢,以洞察先機、迎接變革、主導未來,促進未來產業發展突破“需求引導新技術”的局限,開啟“技術催生新需求”的雙向通道,推動未來產業成為我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量。
推動顛覆性技術加快突破。一方面,加強技術預見,前瞻研判未來產業重點領域與發展方向,依據技術和產業成熟度明確政府和市場在推動未來產業培育和發展方面的分工。另一方面,布局一批國家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面向國家戰略需要,探索建立獨特的組織模式和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國家實驗室、高校、科研院所、優秀企業或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組建國家未來產業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加強前沿技術多路徑探索、交叉融合和顛覆性技術源頭供給,打造未來產業策源地。
構建多元投入機制。探索設立面向未來產業發展的研究基金和研發計劃,建設未來產業“加速器”,鼓勵科研人員自由探索產出原創性、顛覆性成果。適應未來產業發展需求和成長規律,引導社會資本投向未來產業相關領域。研究出臺針對未來產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努力營造敢投、愿投的良好氛圍。發揮國有資本的重要作用,通過搭建雙創平臺和孵化機構為中小微企業前沿領域的創新試錯提供場景、數據和資金等支持。
促進應用場景創新與迭代示范。緊密圍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和現實基礎,聚焦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海空天開發、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依托科技和產業發展基礎,布局建設一批國家未來產業先導示范區。實施未來產業跨界融合示范工程,強化應用場景建設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前沿技術轉化提供早期市場并加快產業化應用迭代。
營造良好產業生態。完善未來產業發展的相關體制機制,率先培育形成一批產業生態主導型企業,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初創企業發展。可考慮舉辦全球未來論壇,設立未來研究大獎,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營造未來技術研究氛圍。加大未來產業發展所需的人才引進和培養,完善高校培養計劃,縮短學科目錄修訂周期,建立適應國家重大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特殊緊缺需求的學科動態調整機制,引導高校針對未來產業增設以細分領域為研究方向的院系或專業。健全完善適應技術更迭和產業變革要求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響應機制。